孔子雕塑定做腰間為什么要配劍
近幾年來在校園、廣場等公共場所建造孔子雕塑定做已經(jīng)成為一個熱點,但是某些孔子像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與不解,為什么慈祥儒雅的孔子是齙牙?會豎起食指?尤其是,為什么以仁愛著稱、似乎是文弱書生的孔子,腰間會佩戴著寶劍?
可以觀察到,很多孔子像和雕塑都是佩劍的。但歷史上的孔子真的佩劍嗎?古往今來,人們眾說紛紜,提出了很多零碎的論點,卻從來沒有人去考證過這個問題,相關(guān)的文物出土也近乎是空白。坊間認為孔子持劍,并且劍名紫微,是文人劍的一種,無刃,這種說法沒有絲毫根據(jù)。
孔子的形像已經(jīng)隨著儒學的發(fā)展演變而內(nèi)化為中國傳統(tǒng)思想和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之一。孔子是否真的佩劍,不僅可以指導更符合孔子歷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,而且還可以讓大家對孔子形象有更豐滿確切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傳統(tǒng)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,所以綜合性的考證一下孔子是否佩劍是必要的。
其實,孔子佩劍和是不是文人沒有任何的關(guān)系,而與“士”的身份有關(guān)。士農(nóng)工商,國之四民。凡“士”,皆佩劍。亡秦“銷天下之兵”亦不能收。漢朝建立后,一直在總結(jié)亡秦的病因。后,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說:“劍之在左,青龍之象也;刀之在右,白虎之象也;黻之在前,赤烏之象也;冠之在首,玄武之象也。四者,人之盛飾也。”
因此孔子的造型也就確立了下來,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沿襲至今,無甚改動??鬃铀赝?,不著冠,布巾而已。長劍在左,短刀(必要時用來自殺)在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