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雕塑的含義
孔子雕塑在我們現(xiàn)代生活中運用越來越廣泛,不過孔子雕塑主要還是用于教育機構(gòu)為多,比如校園孔子銅像就是很長見的。那么孔子雕塑有什么樣的含義呢?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孔子銅雕代表的是儒家思想的傳播,走進校園作為儒家思想的傳播途徑,在校園體現(xiàn)出了文以載道”的精神,每一尊孔子雕塑在校園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。讓我們時刻謹記孔子給我們帶來的影響,比如他說的“學而時習之”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伞钡鹊取?/span>
身著寬袖長袍、腰帶戒尺、慈眉善目、雙手作揖的孔子圣像展現(xiàn)在全體師生眼前,栩栩如生,氣宇軒昂,展現(xiàn)了至圣先師博學、儒雅的風范。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,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,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進取、勇于創(chuàng)新。
再來說說孔子和孟子兩個人,首先是從兩人的人格來看。孔子偏向敦厚,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??鬃幼鳛槿寮业膭?chuàng)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,要別大氣,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。孟子則不同,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。
第二,從他們對“仁”的看法來看,孔子針對“春秋無義戰(zhàn)”提出了“仁”思想,他并沒有將“仁”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,“仁”還只是一個籠統(tǒng)的概念。孟子則在“仁”的基礎(chǔ)上將其形象為“不忍之心”,并建立“性善論”來對其進行論述,進而提出“仁政”的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