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孔子銅雕的含義
孔子銅雕代表的是儒家思想的傳播,走進校園作為儒家思想的傳播途徑,在校園體現(xiàn)出了文以載道”的精神,每一尊孔子雕塑在校園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。身著寬袖長袍、腰帶戒尺、慈眉善目、雙手作揖的孔子圣像展現(xiàn)在全體師生眼前,栩栩如生,氣宇軒昂,展現(xiàn)了至圣先師博學、儒雅的風范。
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,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,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進取、勇于創(chuàng)新。首先,孔子偏向敦厚,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??鬃幼鳛槿寮业膭?chuàng)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,要別大氣,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。
孟子則不同,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。第二,從他們對“仁”的看法來看,孔子針對“春秋無義戰(zhàn)”提出了“仁”思想,他并沒有將“仁”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,“仁”還只是一個籠統(tǒng)的概念。孟子則在“仁”的基礎(chǔ)上將其形象為“不忍之心”,并建立“性善論”來對其進行論述,進而提出“仁政”的概念。
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你要生存,要去體驗各種經(jīng)驗,就必須進入社會,就必須與人相處。與人相處,做朋友,就必須要用心,用心,有朋友來訪,才會高興。俗話說,朋友多了路好走。一個巴掌拍不響,萬人鼓掌聲震天。
要善待自己的朋友,這樣你的人生才更順暢,不會孤單。孔子說,別人非議我們,是因為不了解我們。我們不能生氣、怨恨,因為我們只能控制我們自己的行為,改正自己的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