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的人生觀念--孔子雕塑
◎發(fā)憤忘食,樂以忘憂
孔子62歲時,已帶領(lǐng)弟子周游列國9個年頭,歷盡艱辛,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,還險些喪命,但孔子并不知難而退,仍然樂觀向上,堅持自己的理想,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。
◎安貧樂道
在孔子心目中,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,在貧富與道義發(fā)生矛盾時,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。但他的安貧樂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,只求維護(hù)道,這并不符合歷史事實。
◎?qū)W而不厭,誨人不倦
孔子以好學(xué)著稱,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(xiàn)出濃厚的興趣,因此他多才多藝,知識淵博,在當(dāng)時是出了名的,幾乎被當(dāng)成無所不知的圣人??鬃訉W(xué)無常師,誰有知識,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,他就拜誰為師,因此說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?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?!?nbsp;
◎直道而行
孔子生性正直,又主張直道而行,他曾說:“吾之于人也,誰毀誰譽(yù)?如有所譽(yù)者,其有所試矣。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《史記》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于老子,臨別時老子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,就是看問題太深刻,講話太尖銳,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,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。
◎與人為善
孔子創(chuàng)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(xué)說,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,富有同情心,樂于助人,待人真誠、寬厚?!凹核挥?,勿施于人”、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”、“躬自厚而薄責(zé)于人”等等,都是他的做人準(zhǔn)則。以上就是孔子的人生觀。正是因為孔子的偉大成就,才有了今天人們建造孔子雕塑和孔子廟的行為,只是尊重和推崇孔子思想和人生觀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